野蠻主義與材料本身無關,而是材料的品質,即問題:它能做什麼?打個比方:若有一種以野獸派方式處理黃金的方法,它並不意味著粗糙而便宜,而是意味著:其原始的品質是什麼?這種原始的品質,即“發現”材料的處理方式……..彼得·史密森 Peter Smithson
“The New Brutalism“ 由彼得·史密森(Peter Smithson)創造的一個用語,用來描述他們在倫敦SoHo街區的聯排別墅的未建成項目。瑞典建築師漢斯·阿斯普隆德(Hans Asplund)正式以『粗獷主義』一詞描述烏普薩拉的建築「Villa Göth」(1950年建成)。建築評論家雷納·班海姆Reyner Banham在1966年出版《新粗獷主義:道德或是美學? The New Brutalism: Ethic or Aesthetic?》一書中,高舉超越美學的道德批判立場,使得這個詞彙正式成為受到討論的概念。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建築師受到阿道夫·路斯Aldof Loos『裝飾是罪惡』的影響,廣泛使用不加裝飾的混凝土材料在集合住宅和公共建築中,混凝土板直接相接,沒有修飾、沒有打磨,甚至包括安裝模板的銷釘痕跡也保留,呈現材料真實的一面。建築大師柯比意是粗獷主義的代表人物,馬賽公寓和印度昌迪加爾法院即是以粗獷表現材料與建造的真實。
從現代主義初始時期柯比意在馬賽公寓一案中實驗的粗獷混凝土,使現代主義中在真實這件事上更往粗獷的方向發展,於是在1950~1970年代的建築中,在歐洲及日本的,大量出現了各樣追求與實驗混凝土粗獷表面的建築作品。進而影響了日本建築師,70年代在日本的粗獷主義,建築師有更大的雄心在於追求與實驗混凝土的更多可能,從表面的凹凸的追求、到石粒如何隱現,在70年代的日本留下了許多粗獷主義講究表面紋理設計的建築作品,如阪倉準三、前川國男與竹菊清訓的建築,而近期的安藤忠雄建築可以說是在這個粗獷主義的思考脈絡中誕生。早期在台灣的公東高中、聖心女中等建築也留有粗獷主義的身影,而近年則是因為安藤忠雄建築的大受歡迎與建築界舉辦實構築展的影響,而使台灣建築開始有了以實構築作為建築精神的作品。
粗獷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因為沒有再使用二次裝飾性的表面材料,而粗獷使得人造雕琢的痕跡降到最少,而更能與自然環境相互對應,而能成為自然的野建築。
這是一個延伸理解粗獷主義的建築。